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汽车轮胎压到铁柱子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汽车轮胎压到铁柱子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阻拦索是怎么样工作的?
高山人/2022.4.9
据我查阅的资料了解得知,拦阻索是一种航母舰载机的迫停装置,通常位于航母飞行甲板的后部,当战机着舰,其尾挂与拦索钩完全咬合后,阻拦索要在短短数秒内使战机迅速减速至零,迫使战机滑行不超过百米时即可停下来。因此,航母阻拦索就成为了舰载机名副其实的“救命索”。它利用油压气缸一面拉长一面吸收冲力,进而迫使舰载飞机滑行不过100多米时即刻停下。而且舰载机着陆不同于陆地机场减速滑行着陆,它必须加速着陆,一旦阻拦索尾钩未能挂住舰载机时,它必须能迅速拉升逃逸,才能确保飞机安全。不过,为了防止飞机尾钩一旦不能钩住任何一条拦阻索拖钩的情况发生,据说在舰尾还有一个由尼龙材料制成的拦阻网,即刻可将飞机网住,从而确保舰载机的着舰安全。
航母阻拦索阻拦装置涉及机械、电气、液压等诸多高新技术,是项硕大而庞杂的系统工程。阻拦钢索既需要直接承受舰载机尾钩的冲击力和阻拦力,又要具备较高的耐抗拉疲劳连续工作性能,其硬度和韧性要求极高,对阻拦索的材质工艺要求苛刻。舰载机阻拦原理技术十分不易。其结构独特的阻拦索支撑系统,就是一种使阻拦索升高到指定高度的装置,以便飞机着舰滑跑过后能及时抬起索钩钩住舰载机的尾挂装置,最后实现舰载机安全着舰。2012年11月我国首次舰载机阻拦着舰试验就取得了圆满成功。据说此次试验从舰载机尾挂与阻拦索拉钩咬合开始到飞机停下全程时间只有约3秒钟时间。
个人之见,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舰载机是体现航母战斗力的关键,代表了航母是否拥有强大的战斗力。然而舰载机要想在短短的上百米跑道上从时速几百公里瞬间内完全停止的难度是异常艰难的。然而为了保证舰载机能够安全的降落在航母上,阻拦索随即问世。
事实上,航母上一般会设置4到6到拦阻索,帮助舰载机进行安全降落。普通战机是不断的降低速度达到成功降落的,而舰载机则是加速进行降落,因为一旦舰载机的尾钩,没有钩住拦阻索,舰载机也有足够的动力进行拉升复飞,从而避免发生事故。
有消息称我国的航母上装有4条甲板拦阻索,据说“第5道拦阻索”进行了首次公开亮相。其实,一般情况下,舰载机钩住航母上中间的拦阻索,表示了舰载机这次降落是非常完美的,如果是其他的拦阻索,意味着这次降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果舰载机飞行员稍有不注意就会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或者舰载机降落失败,就会立即启动“第5道阻拦索”--舰载直升机搜救组。
事实上,从***的歼15进行夜间降落时,舰载直升机搜救组也积极进行相关训练,探索夜间海上搜救的方法,现在他们探索出了一套适合搜救的方法,积极转换思路营救失事舰载机飞行员。同时他们始终坚持被救人员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所以才会让***的舰载机才会飞得更高更远。而它也成为了歼15的重要拍档,彼此配合默契,完成搜救任务。
另外,“第5道阻拦索”不仅仅为航母提供帮助,还为其他舰船提供帮助。据说有艘舰艇遭到恶劣天气,导致其舰上有2名舰员落水,当即“第5道阻拦索”立即出动,仅仅耗时10分钟就已经成功把舰员救回,有次可看出“第5道阻拦索”的实力。
现在我国已经成功研制出了甲板拦阻索,同时也打造出了“第5道阻拦索”,相信有了他们的加持,我国航母的战力会不断提升,同时还能极大的降低飞行员的伤亡。
我觉得你问的是当前的液压阻拦装置吧?这是个复杂的机械系统。
飞机尾钩接触飞行甲板的瞬间,一个好的飞行员大部分情况下会准确地钩住阻拦索的某根绳子,尾钩拉动绳子开始往前跑,甲板上的阻拦索被不断拉长。
飞行甲板上简单的拉根绳索,在飞行甲板以下,有一系列的动作发生。首先是缓冲器要对飞机刚着舰拉住绳子的瞬间产生的峰值力进行修正,这个缓冲器是一个液压装置,当然,少不了滑轮的作用,双重缓冲,使得着舰瞬间无论对舰载机还是对阻拦装置,作用力都相对平缓。
接下来,绳子开始通过滑轮拉动阻拦机的活塞运动,阻拦机是一套复杂的液压系统,活塞推动液体从一个容器进入另一个容器的过程中,会产生反作用力,这个力也是经过论证和计算的,不会对舰载机产生破坏作用,所以各种阀门需要事先根据将要着舰的舰载机进行适当的设定,这样确保力道适中……
在这个过程中,同样有用到滑轮组,这些滑轮组同样也能起到缓冲作用,因为舰载机着舰时候,几十吨的重量要在100米左右距离内从200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降到0,要吸收的能量还是不小的,滑轮组起到补充液压系统,平滑整个受力过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汽车轮胎压到铁柱子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汽车轮胎压到铁柱子上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